吳三可

但願君心如滿月,清輝不減少年時。

结婚是大多数人的最理想选择,因为55岁之后需要照顾?

文/修远

55岁以后需要照顾?那是谁来照顾谁呢?

一个拥有照顾别人的能力的人,完全可以照顾自己。一个需要被照顾的人,照顾不了别人。这就像生子是为了养老一样,其实结果并没有那么理想。

用简单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一下。

夫妻双方55岁的照顾关系如下:

1、双方互相照顾(最理想)

2、男方照顾女方(女方满足)

3、女方照顾男方(男方满足)

4、双方都需要被照顾(最糟糕)

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,都只有四分之一的概率完全被对方照顾,四分之一的概率互相照顾(照顾和被照顾是等价交换的,各占二分之一),所以照顾对方的概率占了八分之三,不被照顾的概率占了二分之一,两者综合是八分之五,仅有八分之三的概率被照顾。

以上还是基于婚姻能够稳定维持到55岁以后而言,现实的离婚率已经非常高了。

再举个博弈论经典例子:囚徒困境。两个犯罪同伙被关入监狱。不能互相沟通的情况下,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,由于证据不足,每人坐牢一年;若一人揭发,另一人沉默,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,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;若互相揭发,则因证据确凿,双方都判刑八年。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,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,而不是同守沉默。

因为利益关系捆绑在一起的夫妻,没有情感的共鸣与责任心,往往缺乏沟通、理解、包容、互助与互信,自然也不甘愿为对方所付出。这就出现了囚徒困境一样的状态与抉择:在享受过婚姻的利益之后,双方谁都不愿意再做那个照顾对方的人(我是为了老年被照顾和你结婚,不是来做你的老年保姆),继而选择离婚,这些年离婚率的增加,很能说明问题。

同样养儿防老的概率:

1、子女愿意养老(不多)

2、子女与父母各自独立生活(已经不错)

3、子女啃老(很常见)

养儿防老的概率同样只有三分之一,现实情况可能会更低。

所以无论是为了55岁后被照顾而结婚,还是为了防老而生育,看上去是个很现实的问题,但实际上真正的现实是:这种现实的认识只是一种现实的理想。而这种现实理想的破灭才是更为现实的现实。

如果为了解决老年问题,完善养老保障系统,多存钱、请保姆也许会更好。

无论结婚还是生子,这种为了现实利益而存在的关系,终究会因为利益的破灭而导致关系破裂,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例如古训:棍棒底下出孝子。棍棒底下出了多少孝子呢?逆子或许更多。当一个人以各种利益为目的的做人、做事,结果也往往适得其反。如女方为财,男方为色而结合,男方财尽、女方色衰自然导致关系破裂。平常心因为没有那么重的功利心,反而更容易获得满足。

这正是:“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误了卿卿性命”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所以结婚的目的是什么呢?当然是因为爱情,生子自然是爱情的结晶。

评论(2)

热度(1)